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唐山大地震》閱讀報告

        (李嘉雯,159580)

        有很多人都相信「人定勝天」這一句,但當大地一次又一次地向人類作出挑戰的時候,我們又能否與之抗衡?我想大家都記得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東南亞發生了印度洋大地在三十年前的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的晚上,大家還是睡在被窩中好夢正酣,但也沒有想過他們都同時做著一場噩夢,而且是一場永遠不會甦醒起來的噩夢。這是噩夢正就是-唐山大地震。這埸大地震造成了二十四萬人死亡,十六萬人重傷,僅次於震時,人們便回想起上世紀最大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


        在二零零四年印度洋大地震的二十九萬人死亡數目,是為二十世紀最多傷亡的地震。這埸地震導致家園盡毀,亦令到人民失去至親,這種種事情足而令到他們傷痛一生。所以大家都會有此疑問:究竟是活著的人幸運還是死去的人幸運?然而,地震後的唐山人分開了兩個世界,一邊是經歷了地震浩劫,生離死別的人,而另一邊是地震後出生的人,依舊的天真和可愛。

        看完這本書後,讓我明白到唐山大地震牽連甚廣,也可以在大地震短短數個星期中,親情、愛情、友情、人性等等亦都表露無遺。在地震後,最傷痛的除了失去親人的家屬外,就應該是醫護人員。就因為有他們,死亡人數才得以控制,但是在他們醫治傷者初期,藥物所限,他們不能完全治理受傷者,甚至眼巴巴的看著傷者痛苦死去,身為醫護人員,救活傷者是他們的職責,但他們卻無能為力,這種傷痛感覺比其他人更甚。也讓我體會到人們的守望相助,因為當唐山地震消息散播全球後,不足數個小時,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迅速組成,並立即向唐山推進,延遲一秒也不行,目的是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即使是其他國家,也毫不猶疑地向中國表示願意提供援助。在醫院內的醫生即使也耗盡了醫療設備都要盡力救治病人。也在當賓館倒塌時,人們立即奮不顧身地衝向賓館拯救外賓。大家都不分國界,不分膚色,也會盡力幫助。廢墟上負責拯救的勇士們,冒著感染瘟疫的危險性,日以繼夜地挖碎石,救出一個又一個的性命。同時看守所的囚犯,即使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也會盡心盡力地救人。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到生命是十分寶貴的,沒有一樣東西比生命更值得別人注視。
  
  同時也在從中看到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 - 在幽深恐怖的黑暗世界裡,缺乏食水,更缺乏食糧,人類怎可以在裡面生存?但確實地,他們可以生存,而且更可以生活了三天,八天,甚至十五天。他們戰勝了死亡,戰勝了逆境,他們從來沒有放棄生存的精神及機會,才能使他們重見陽光。到底是什麼令到他們能夠在地底世界存活這麼久?是親人的召喚,是朋友的祈禱,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我想這一齊就正是人類對生命的執著及堅持,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會去救助別人,生活在廢墟的唐山上,正是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才使他們捱下去。

  人類在天災面前,總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其實和其他生物一樣,如同寄生蟲一般寄居於地球上。人類能夠稱霸於動物界,就因為我們懂得使用工具;科技令到我們的生活更先進,更有智慧,最後我們更嘗試征服自然,希望成為地球的霸主。當天災來臨前,動物不尋常的舉動顯而易見,但人們仍然相信及依賴自己所製造的機器;當天災來臨了,他們仍然躲在自己一直以來覺得安全的住居,結果被困在瓦礫中。
  人類生長於地球,本應該配合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但是,現代人對地球的所作所為,濫伐樹木,污染海洋已令到地球的生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同時亦製造出更多天災橫禍。而人類的自私,一次又一次地破壞保護自己的屏障,若果再不正視這個問題,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再面臨更多天災的折磨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